Saturday, December 11, 2021

第31集 至 第40集


集数 剧情简述
第31集 ( /

为了能更进一步的修行,悉达多太子来到郁陀迦罗摩子大师处,有幸见到以前宫中的导师,㤭陈如。 郁陀迦罗摩子大师在山中禅定,已经这样坚持了七十多年,沉默不语,悉达多太子只能在达到禅定深处中受教,大师告诉他:'生命的无常是苦因,要感受真理,不动、不朽及永恒才能超越无常。'

大师又在一次的禅定中告诉他:'你看到的,是你所想的事物,并非是对立的二元,在更专注的禅定中,你目中的所见与真实的存在,既非二物,本体同一。'

悉达多太子为了要进一步"证得"不生不灭的真理,只能又要奔到别处寻找答案。

第32集 ( /

很快的,悉达多太子在踏上追寻解脱之路已有三年了。此时他有点感到失落且迷失, 刚巧来到苦行林,听到摩诃毗罗严修苦行的故事,摒弃肉体来进入至高的禅定,悉达多太子便想尝试此法来修行,成为一位苦行者。后来甚至不再进食水果,只饮水为生。

这时,有五位比丘,包括前导师㤭陈如、婆示婆、阿说示(又译马胜)、摩诃男、 跋提, 也想和悉达多太子一起苦修行,互相扶持,少走一些弯路。

第33集 ( /

再过了三年后的一天,悉达多太子因连水都不喝而晕倒, 迷糊中, 他听到一位牧女说:'你的身体都饿死了,还谈什么解脱呢? ' 有道:一语惊醒梦中人,他开始接受这位牧女的食物供养了。

但跟随他多年的五位比丘知道后,以为他放弃了修苦行,放弃寻找解脱之道而决定离开他。无奈中的悉达多独自一人来到菩提迦耶的一棵毕波罗树下,盘腿而坐,总结过去的经经历,并重新调整思维方法。

有一次,恶魔"魔罗"出现在他的禅定中,"魔罗"要用傲慢、愤怒、虚荣、贪婪及幻想来挑战, 但悉达多太子认为战斗将再深陷于轮回,而以无欲可触我、无幻可困我、无爱可束我、无怒可缠我而待之。”魔罗”又要用爱欲、贪欲及乐欲来诱惑,而悉达多太子却一点都无动于衷。

第34集 ( /

又过了几许,悉达多太子在禅定中看到了宇宙万物生态,无生亦无死, 宇宙万物密不可分,本无差别的、是一体的。他发愿不成正觉,永不起身。

恶魔大军又在他的禅定中出现,要将他毁灭,"魔罗"更是说无人会相信他的证悟,但他将唤大地为证,今日由大地见证,他如何战胜"魔罗" 。

直到了第七日中的第七夜,天正晓明,悉达多太子瞻望明星而悟道,证得无上正等正觉,而成为佛陀,尊称释迦牟尼。

🙏🏻佛陀曰:'你的心专注地投入到这一刻,不念念追忆过去,不沉浸在未来的幻想中,活在当下吧,就是身心都投进此时此处。'🙏🏻

第35集 ( /

从此,我们便称悉达多太子为佛陀。佛陀马上前往鹿野苑找回之前离开祂的五位比丘,并为他们第一次宣说佛法的"中道"、"四圣谛"、"八正道"。尤其是前导师㤭陈如,听完后便得证悟。"我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。"

佛陀要令任何人,不因区别种族、财富、性别与地位,都有权力学习无上真理。

佛陀告诉在家人弟子要守持净行,坚持净行五戒: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及不酗酒。

🙏🏻佛陀曰:'四圣谛 - 第一. 无可避免的"苦"如影随行、第二. 苦之"集"聚,执著他物而无餍足,其终归易散又以何为凭、第三. 解脱之道在于意识思辨,专注自身, 不以物喜, 不以己悲 ,方至和谐圆满、 第四. 有一"道"路可以引领我们远离诸苦, 达至真理。'🙏🏻

第36集 ( /

慢慢地,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成为佛陀的弟子,学习佛法,僧团也渐渐形成。由于佛陀对摩羯陀频婆娑罗王的承诺,将会与他分享所找到的真理,便一个人走去王舍城了。

在途中遇见了三位被偷窃的路人,佛陀劝告他们不要总是背着过去的负担,又试图改变无法预知的未来,这会时时刻刻失去当下。如果能活在当下,就能找到真正的自己,也可以吹出动人悦耳的曲调。

后来遇见拜火教的优楼频罗迦叶,其弟子众多,当佛陀对优楼频罗迦叶解释,以行动渡河的原理和运用智慧降伏"欲望与无知"为何不能找到解脱的真理, 他便带领其弟子五百人俱追随佛陀,成为祂的弟子。

佛陀说,万法是无对错、无思想、无欲望,只能亲自体验、了解、认识、感受和保持正中,就能体会万物间不存在差异。此智慧无处不在,此无上真理,人人皆能拥有。当频婆娑罗王听完后,也成为佛陀的弟子。

🙏🏻佛陀曰:'不要轻易迷信,若遇见事情,要经得起自己的智慧和判断力来考验。'🙏🏻

第37集 ( /

佛陀对着频婆娑罗王说: "众生因缘会相连续成一体,被看不见的线相连。若秉持善行,善业力将生世相随,直至觉悟。反之,若做下恶行,亦将多生累劫感受苦果,成为下堕之因。如果专注于当下的每一刻,保持平静安然,便找到内心的中道,不觉悲、亦不觉喜,将能摆脱业力流转的束缚,终证得无上真理。"

众僧在乞食时被许多人嘲笑与辱骂,佛陀便对他们说: 当人们辱骂你时,你们就生气、如果人们用鲜花相迎时,你们就满心欢喜吗? 就是说,你们将内心的平静,交给了别人。若外在的因素能动摇你们,也能愉悦你们,这代表你们离证悟真理还相距甚远。

频婆娑罗王设午宴招待佛陀及其弟子,婆罗门的导师嫉妒佛陀,特意安排一位刚失去婴儿的母亲来为难佛陀,佛陀耐心的让其母亲了解生死乃为自然规律,人人皆有一死。并告知苦的来源,是对外境的执着,因此,要秉持不悲亦不喜的心态,痛苦的束缚自解,将会了知生与死,聚与离,非二而为一。 (即为一体的、无分别的)

第38集 ( /

有一位修行者,看到佛陀的弟子在乞食时被辱骂,他不但没有生气,反而赐福于施主。因此,这位修行者很想向他和他的导师请教,于是带领了同修和二百名弟子,一同皈依佛陀。这位修行者便是后来成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:舍利弗,其中一位同修也是后来成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:目犍连。 那位乞食的弟子, 便是最初皈依佛陀的五比丘之一:阿说示比丘(马胜).

当舍利弗皈依佛陀后问道,禅定能获得什么?佛陀说:什么都没有,只有脱离嗔怒、脱离悲伤、无忧亦无恐惧、不惧衰老、而后,战胜了死亡。 不担心未来、不承受过去得负担,专注生命的当下,守持中道,才会体会真正的喜悦。后来舍利弗的前导师也来请示佛陀,最后他也皈依了佛陀。

佛陀对其前导师说,祂的道路(方法),乃是实践,即不可依止,也无法崇拜 。祂的知识,就像一条小船,可以用来渡河,但渡过河后,还要将它顶在头上带走吗?只有通过深入的禅定,会发现到喜与悲情感的源头皆是虚空, 即空如却包绕万物。

🙏🏻佛陀曰:'无明是一切烦恼的根源,祭祀、献牲皆不可行,欲摆脱无明,只有修习禅定。'🙏🏻

第39集 ( /

其中一名弟子为了回应民众的诬蔑而行使了"神通",佛陀知道后便示意,"神通"使人不信仰正法,从今以后,凡有比丘在人前显示神通,将不再属于僧团,也不再是我的弟子。

佛陀走在街道中,被一名居民辱骂,佛陀问他: '如果你赠送给邻居一份礼物,可他拒绝接受,那这礼物该是谁的呢?居民答: '当然是我的。' 佛陀又说: '同样,你对我说的话, 我也不接受,最终会归还于你。而且,辱骂与恶语是恶行,它们会不断回来,加重你的痛苦。并教他醒悟和认识自己,邪念与恶行会慢慢地消失。'

佛陀对宰相说: '美丽、丑陋、同样由五种元素组成,与世间万物并无差别,如果你能深入意识深处,所见的外物,就不会再吸引你,亦无美丑之分。'

应父王的要求,佛陀将会早点回宫见家人。

🙏佛陀曰:'美丽乃无常,因此,从欲望中解脱的人们,既不左右美丽,亦不压制丑陋。'🙏

第40集 ( /

当佛陀回到迦毗罗卫国时,全城民众欢呼雀跃。但父王在远处见到佛陀向穷人乞求施舍食物,心里十分不高兴。佛陀解释道: '我已非王储,而是比丘。况且,乞行是一种精神的修习,使我们学会谦虚与平静,比丘眼中,贫穷富有无有分别。我们的乞行也是给予布施的人,作为一种修行途径,在慈悲与修为能得到增长。'

每人都在宫前迎接佛陀,唯独耶输陀罗不愿。 佛陀理解她的一切痛苦和悲伤都是因祂而起,所以亲自见她。

🙏🏻佛陀曰:'当你察觉到自己犯下罪行的时候,就已经迈向出来解脱的第一步。'🙏🏻

注: 华 - 华语版/ 印 - 印语版(中文字幕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