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turday, December 11, 2021

第41集 至 第50集


集数 剧情简述
第41集 ( /

当耶输陀罗公主得知佛陀很快将离开时非常伤心,佛陀解释如果只顾两人的悲伤,那些世间受苦的众生该怎么办呢?佛陀还解释到:'在过去世,他们俩因供养燃灯佛,而得赐福成为夫妻,得以生世相连,而这一世,因你的坚忍和耐心,我才方成正觉。我实是亏欠于你。'

佛陀向当提婆达多王子说:'祂没赢取到什么, 而是失去了嗔怒、失去了贪婪、失去了嫉恨及失去了憎恶,如今我一无所有,到达了寂静的彼岸。'

佛陀的儿子罗睺罗也随佛陀出家(在《妙法莲华经、第九品、授学无学人记品》记载,释迦牟尼佛告诉罗睺罗说:你于来世当得作佛,佛号为蹈七宝花如来)

但因缘未到而拒绝了耶输陀罗公主成为比丘尼。

父王很生气地责问佛陀,为什么影响其他的王子和连他的孙儿也出家了,佛陀告诉其父王:'祂已找到一条将生命从诸苦中解脱的道路,所证得的道理,怎能不将其授给我的家人,而且祂也会毫不保留地授与众生。

🙏🏻佛陀曰:'真理之路,只有两种错误,其一,半途而废。其二,从未开始。'🙏🏻

第42集 ( /

在佛陀离开迦毗罗卫国之前,父王邀请祂为释迦诸王大臣们开示,佛陀以"无为而为"来分享其治国之道。用以父爱的方式来对待子民,天下忧即我忧,为天下谋求福祉,使人民时刻生活在喜悦之中。

有一天,佛陀向商人乞食时,商人问,你有手有脚,为何不好好干活,却来求施舍。 佛陀道:'我也耕作劳动,获取收成。 我用忏悔和禅定浇灌田野而得到无上真理为农作物,然后把它分发给大家, 使大家将从诸苦中解脱。' 听完后商人须达多非常感动,想请佛陀前往舍卫城为百姓传授解脱的道理。

《妙法莲华经》第三品《譬喻品》中的"火宅喻",在这一集示演。

佛陀的三个堂弟摩诃男、阿那律、阿难把身上的珠宝留给了宫廷之理发师优婆离,要皈依佛陀,佛陀因"优婆离"从小贫困,却不为王储们赠与的财物所动,他也想皈依佛陀, 特此,佛陀优先为他主持受戒。

"优婆离" - 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, 号称[持戒第一],在第一次佛典结集中,他负责阐述戒律,是律藏的诵出者。他对后世佛教僧团的戒律,佛教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。

频婆娑罗王因其儿子阿闍世王而离世,引起其爱妃庵婆婆梨的仇恨,佛陀告诉她: '不要执著过去的事物,也不要幻想未来,只安住于当下,你将从无法忍受的痛苦中解脱。'

🙏🏻佛陀曰:'仇恨不能排去仇恨,仇恨只能用爱化解,这是自然亘古不变的真理。'🙏🏻

第43集 ( /

上一集有提到一位商人"须达多",人称他为"给孤独",意为善授、善施,因为他常周济贫困,尤其对孤独老人。"须达多"看到一处园林,景色宜人,清雅幽静,便向园林拥有者,波斯匿王之"祇陀"太子商议。 但他戏言,如你能将黄金铺满园地,我方肯卖。"须达多"耗尽家资,终于达到要求,"祇陀"太子感动而言:'园中的土地,已经将金箔铺满了园地,如愿为您所得。唯有园中的树木您没有贴金箔,仍然是我所有,现在我也愿意贡献给佛陀。'

后称此园林为【"祇"树"给孤独"园】。

佛陀后半生在此安居长达二十多年,现今流传的经典,有许多都是在这里讲说的。佛经如《阿弥陀经》和《金刚经》,开篇就提到【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】。

佛陀告诉村民,这片土地,孕育了世间的人类,大地产出谷物,不会挑拣食用它的人、微风为众生带来清凉、水为众生消解焦渴、大自然从没有歧视人,我们人类,又为何要互相贬低呢。

不管恒河、爱罗婆底河及玛希河等,这些河流,一朝流入大海,便不会有身份的区别。 无论哪种不同地位的人,最终也都融入真理之海。佛陀欢迎种姓制度地位最低的苏利陀成为祂的比丘。

父王净饭王在临终前,见到了佛陀,佛陀也为父王找到适合的王位继承人。

🙏🏻佛陀曰:'生与死,是人生命中的必然。我们深入思考,常省己身,使自己不致迷失于欲望,更要活在平和、喜悦和满足的生命中。'🙏🏻

第44集 ( /

自从净饭王逝世后,姨母摩诃婆闍波夫人决定出家追随自己的儿子 - 佛陀。耶输陀罗公主说,女人是不能做祂的弟子的,因为她曾被佛陀以时机未到拒绝接受她成为比丘尼。但姨母摩诃婆闍波夫人认为她曾是佛陀的妻子,或许有不便之处。

姨母摩诃婆闍波夫人决定,只要我们能向佛陀证明,女子可以简居修行,心诚志坚,佛陀一定会接纳我们女性的。后来,她成为僧团中的第一位比丘尼,并证悟为阿罗汉。(在《妙法莲华经、第十三品、劝持品》记载,佛陀告诉她,她将经过在六万八千亿个佛那里供养侍奉、说法教化,然后渐渐具足了菩萨之道,从而最终成佛,名号叫一切众生喜见如来。)

僧团有两派人因一些事务,产生猜疑与嫉妒,愤怒的都在指责对方。这时,佛陀出现在他们眼前…

🙏🏻佛陀曰:'最危险的火焰是愤怒,最凶狠的野兽是仇恨,最大的陷阱是恶行,最可怕的障碍是贪婪。'🙏🏻

第45集 ( /

僧众们争论不休, 佛陀对他们说:"言语如利刃,伤人于无形。并教他们先冷静下来吧,大家回去继续修行,用心体会,你们的我慢、嫉妒,嗔怒及自大就不会这样炽盛了。"

过后,僧众们知错了,佛陀慈悲为怀,选择原谅他们,佛陀要他们谨记,疑心乃是恶疾,它离间人性。有如毒液,灼毁友情。有如芒刺,侵肌入骨。《不要忘记,是我们的思想塑造了我们。》 并强调人们的觉悟能促进和谐相处,而且要从我们这里开始,我们的准则将济世于水火,因此,立了"七灭诤法"来止灭僧尼诤议。

在王都舍卫大城的城外,出现了一个杀人魔王"央掘摩罗"。因受邪师唆使而大肆杀人,见人就杀,以便割取一只手指,用线贯穿,戴在头上,成为指环;杀满一千个人,穿够一千只手指,便能得道了,被杀的人也可生天。

所幸由于佛陀的及时感化,才结束了这场悲剧。 ("央掘摩罗"后来被佛陀度化出家而证阿罗汉果。是示现"放下屠刀立地成佛"的典型范例。)

🙏🏻佛陀曰:'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,我们所为即是所想,善念成就善行、恶念成就恶行。这是自然的法则。'🙏🏻

第46集 ( /

佛陀的思想影响了摩揭陀国的人民,提倡和平。是霸权的阿闍世王不想看到的,再加上婆罗门的特权也渐受佛陀的影响, 于是其婆罗门的主导师献计要摧毁佛陀及僧团的组织与名声。

佛陀终于答应为其前妻耶输陀罗,亲自为她受戒。(在《妙法莲华经、第十三品、劝持品》记载,佛陀向与会众多比丘弟子授记未来佛号后,耶输陀罗因未得授记而心中暗想。此时佛陀告诉耶输陀罗说:'你于来世,将在亿万个佛那里修持菩萨行,作为大法师,从而渐渐具足成佛之道,从而在善良国土中即身作佛,佛号为具足千万光相如来。佛寿无量阿增祇劫' )

阿难是佛陀的堂弟,出身贵族,年轻英俊,也是佛陀的弟子,记忆力是僧团里最好的,能背诵出佛所说的全部佛法。- 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,人称"多闻第一"。(在《妙法莲华经、第九品、授学无学人记品》记载,佛陀告诉阿难说:"阿难将供养六十二亿位佛,并尽心护持这些佛的一切法藏,然后即可证得无上佛智, 号为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"。)

摩登伽的女子一见阿难相好庄严,遂生爱慕之心,在阿难的一次乞食中,摩登伽女用咒术迷惑他,将他摄入其家、当清净戒体将要被毁时,幸好佛陀预知,派其弟子前来搭救,并提携阿难、劝慰摩登伽,一起回到佛的道场。(楞严经卷一有详述)

后来, 经佛陀的开示, 摩登伽女也加入佛教僧团比丘尼众。

第47集 ( /

佛陀兄长提婆达多王子,为了要摧毁佛陀及其僧团,假意忏悔并要出家成为佛陀的弟子。果然,在提婆达多成为僧侣后,马上找了一位妇女,让她接近佛陀,然后向向其他僧侣散播谣言。

摩揭陀国的阿闍世王也为了要摧毁佛陀及僧团,邀请了一位摩揭陀德高望重,在圣典知识上超群的苏坦达尊者与佛陀辩经论典,籍此羞辱佛陀。

佛陀以"戒、定、慧"来战胜"贪、嗔、痴"来解答如何把善业与学识达至登峰造极。最后,苏坦达尊者不但没有战胜佛陀,反而被佛陀的解脱折服而皈依于佛陀。

🙏🏻佛陀曰:'解脱之道有三次第,"持戒、禅定与智慧"。我们持戒正行,禅定修行自会增长,于禅定中又生智慧;而人人择善而行,也就能战胜情欲、嗔怒与愚痴,收获解脱、平和与喜悦。'🙏🏻

第48集 ( /

波斯匿王时常梦见其父亲,认为他父亲的灵魂没有安息, 想请佛陀主持祭祀,以慰亡灵,让其父从生死轮回中解脱。佛陀叫波斯匿王准备一个盛满清黄油和一个装满石子的陶罐。然后,放在河流边并用木棒打破, 当然,清黄油浮在水面,而石子沉在水底。

佛陀问:'波斯匿王能否请他人主持祭祀,把黄油沉在水里,或把石子浮在水面?' 波斯匿王答说:'不能,因为它们的特性就是如此,是自然规律。' 佛陀便说:'我们人和自然又有什么区别呢。若我们的祖先犯下罪行,种下恶果,自然如石子沉在水底,若行善举,也如黄油浮在水面上。 种什么因,得什么果,任何人皆要承受所做得业果。即使用什么祭祀、祷文、牺牲或种种的能够改变吗?' 波斯匿王当即受教了。

转眼间,佛陀已七十二岁。提婆达多在这几十年中偷偷地建立他的僧团,在此时,他以佛陀的僧团事务繁重,年事已高等等,要挟佛陀让位给他。 但佛陀认为目前一切状况良好,就算将来要将僧团事宜,托与他人,这里还有很多比提婆达多更适合的比丘们来担当。

提婆达多还是不死心,一直散播佛陀的坏话,想进一步分裂解散僧团。

🙏🏻佛陀曰:'现世躯体非此世所有,躯体消逝后仍不脱轮回。正如做何种业,受何种罪。'🙏🏻

第49集 ( /

由于提婆达多的恶行越来越严重,佛陀终于在众多的弟子要求下,把他踢出僧团。提婆达多自立门户,并分裂佛陀的僧团。连舍利佛与目犍连都加入了提婆达多的僧团。

经过这尔虞我诈的世界,庵婆婆梨-城邦之女愿佛陀为她授戒成为比丘尼,能离开这无尽的轮回,能得平静。

提婆达多得母亲在弥留之际,苦劝他抛弃邪见,放弃攻击佛陀,正法之道由佛陀经过多少世的苦行而立,千秋万代,只有这一位佛陀。其母的最后一愿望是他能真正的皈依佛陀并向祂认错,不然她的灵魂永不得安息。

🙏🏻佛陀曰:' 生命之奥秘为离脱恐惧,无人能预知未来,无论你我, 不可依赖他人。拒绝了恐惧,也就得到了完全的解脱。'🙏🏻

第50集 ( /

其实舍利佛与目犍连是在等待时机,说服那些离开的僧众重返佛陀的僧团。

提婆达多痛恨佛陀拆散他的僧团,决意要弑杀佛陀。

阿闍世王失去了双亲,又失去了爱人,众叛亲离,心中倍感悲痛欲绝,想起亲人曾告诉他佛陀的平静与解脱之道,便鼓起勇气与佛陀相见。佛陀告诉他说:'平静心中作,莫向身外求,只要安住好自己。身为国君,依正法治国,幸福安详便自在心中,君安则民安。我们的心有如弦琴,松弛或过紧的弦是不能奏出妙音,要调试好心弦,曲调自然悠扬。' 阿闍世听后,心中如释重负,愿能追随佛陀。

提婆达多想要用滚下的巨石砸死佛陀反而自己滚下山,佛陀见他受重伤后尝试救治他,在他一轮的反思后,终于想求得佛陀的宽恕,佛陀为他归依三宝后,他便重伤离世了。

🙏🏻佛陀曰:' 正法与僧团住于每人的内心,觉醒之能力是为佛、觉醒之道路是为法、将自我身心投入者是为僧。而三宝皆在我们心中。'🙏🏻

注: 华 - 华语版/ 印 - 印语版(中文字幕)